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保障,有效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可显著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是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根据学校秋季学期工作部署,水利水电学院/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称全重室)高度重视,通过工作推进会、专项巡查、业务培训等多种措施,扎实推进仪器共享工作走深走实。
一、凝聚共识,全面部署共享工作
9月17日,水利水电学院/全重室召开了2025年秋季学期仪器设备共享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学院主管副院长李家科主持,各系所实验室主任、实验中心全体成员、相关仪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李家科就学院/全重室春季学期和暑期仪器开放共享总体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在仪器共享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仪器共享是我校实验室工作的重点,也是我校争创“双一流”的基础保障,“仪器共享,人人有责”“要像给自己的爱车加油一样,使用后给仪器也加点油”,要求各系所、实验中心和全重室全体成员对仪器共享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大力支持,确保我院和全重室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各系所实验室主任对本系所仪器共享工作的仪器预约、费用核定和共享缴费等情况,以及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仪器共享工作组组长李奇龙就学校对仪器共享工作的要求以及学院和全重室下一步仪器共享工作进行了安排。

二、查摆落实,确保共享走深走实
为切实掌握共享仪器运行实况,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将共享工作落到实处,9月22日,李家科带队对学院/全重室共享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状况进行了现场巡查,其中就共享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使用记录完整性、预约开放情况、共享缴费情况、安全与环境规范等环节进行了重点调研。
通过现场查看、查阅日志、与管理人员交流等方式,全面评估了设备的可共享状态。通过勘查,发现部分设备仍存在预约使用率不高、仪器管理懈怠等问题,巡查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各系所高度重视,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落实。
此次巡查不仅是对设备状态的“体检”,更是对管理责任的深入落实,有效促进了仪器共享工作顺利开展。

三、组织培训,保障共享高效开展
9月22日至9月26日,实验中心组织启动了学院/全重室本学期首批次共享仪器操作使用培训活动,两场次“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操作使用培训”和“三维非接触式表面形貌仪操作使用培训”开班,参与师生43人次。
培训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工程师担任主讲。会上,技术工程师对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样本制作与处理、仪器操作使用方法、软件应用、结果分析及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在工程师指导下,各学员分批上机练习进行实操,熟悉仪器操作流程。仪器使用操作考核环节,对顺利通过考核的学员授予了独立操作资格证书。
通过培训,与会师生不仅熟悉掌握了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升了仪器设备操作技能,为仪器共享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巩固成果,展望未来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能的关键举措,学院/全重室将始终把仪器开放共享作为实验室工作的重点,在仪器共享制度体系建设、智能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具体问题,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保障服务质量,确保仪器共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